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消息(来信:何波、李恒、刘凌霄、杨培金)10月13日前夕,应城市街头,一群群“民情先锋队”在夜间穿梭于不同的居住地。
他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敲门,聆听家长的故事,收集舆论。实行“逐户走访、逐户建档、逐户联系”的“夜访”方式,已成为城市街道的明确标准。
“白天工作的时候找不到人,但是晚上来的时候绝对可以聊上几句。”做访谈已成为街道党员干部的普遍经历。针对居民“白天工作忙,进门难见人”的实际问题,全市街道积极探索新模式“党建+综治”,创新推出“错峰走访+灵活走访”机制。来自街道、社区(村)、下沉单位的300多名党员干部组成了一个“先锋人物”。他们在夜间和周末的“19个小时时间”主动上门,成为矛盾误会的“清除者”和隐患的“探照灯”。
走访并不止于“行走、询问需求”,而是更注重“帮助、安抚关切”。当晚在走访三眼井社区时,居民徐明反映,社区路灯受损,影响老人出行。第二天社区迅速行动,更换了两盏新路灯。 “我们报告后问题就解决了。”徐明高兴的说道。在悦园小区,深夜被餐厅噪音打扰的郑女士解决了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来到他家门口不到一天。当他回访时,他微笑着开始日常工作,眼神和浏览器中充满了安慰。
在全面走访的基础上,街道重点针对低保家庭、独居成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同时排查高阳台抛物、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以及各类矛盾纠纷,尝试“走访一户、清一户”,建立“一户一户”台账管理,为下一步精准攻克提供“图”。
面对众多、复杂的矛盾和误会,全市街道用“分类分级管理”开出“精准药方”,推动矛盾化解从“抓”到“分级”。对于小摩擦,例如争吵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社区网格员、楼领导都成为有思想的人,上pinTalk谈家居用品、讲理由、因理由解决安排。当他们遇到涉及面广、难以解决的“硬骨头”时,“联动引擎”立即启动。街道综治中心正在牵头配合相关部门定点作业,实行“一个案子、一个班子”保障,前沿讨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发运解决重点病点。
“切实了解居民需求,了解矛盾和误会,及时解决,维护选民稳定。”新河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国红表达了大家的共同愿望。 AyoN 报道,迄今为止,该街道正在调查 64,932户150451人,实现辖区总户数发病率100%;共排查、总结平台各类矛盾误解119起,全部解决,解决率100%。
夜色再次降临,家门敲响,人心贴近。应城城中街道通过“三户”工作法的深厚功底,把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有效化解了群众中间的矛盾和误会,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草管、群众齐心协力、同向而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