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汶川地震,英国奶奶在中国呆了17年
发布时间:2025-10-24 11:23
80岁的英国老太太雷切尔·皮尼格(Rachel Pinig)被中国朋友亲切地称为“雷切尔奶奶”。 1989年,他首次踏上中国土地,以志愿者身份前往青藏高原提供医疗服务。 2008年,他选择扎根四川成都,用行动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一干就是17年。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雷切尔奶奶的故事。 跨越山海 他在成都开了一家“杂货店”帮助残疾人 1989年,Rachel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医学院毕业后,他作为志愿者前往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2008年,汶川地震再次触动了拉克的心,他参加了四川成都的抗震救灾,与许多因灾而身体残疾的人们进行了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仅仅证明为残疾人提供物质援助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得到帮助来养活自己并赚取收入,以便他们能够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雷切尔 在Rachel的心目中,残疾人是很可爱、很能干的。如果有机会打开市场,他们的手工制品就可以推广和销售。 2013年,成都“艳阳”手工礼品店成立,专门销售残疾人或困难家庭制作的手工艺品。 Rachel表示,她将店名命名为“Blue Sheep”,是希望大家即使身处绝境,也能拥有向上的精神力量。 “不,他们是‘弱者’ 是一个被困的艺术家” Rachel在成都的“蓝羊”店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店面越来越大。 17年来,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无数困难家庭通过这家店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2023年,在瑞秋的再三鼓励下,自幼因病致残的陈如彬加入了一家手工礼品店,开始靠手工艺谋生。 “雷切尔让我知道并在店里做事。她能接纳我并给我一个永久的位置,这让我很感动。” △陈红宝石 杨宜源也有与陈如彬同样的经历。 47岁的他已经在“蓝羊”工作了5年。他原本是一名汽车修理工。几年前的一次事故,导致他全身大面积烧伤,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雷切尔了解他的情况后,不仅购买了他的作品,还送他去学习雕刻技艺,并邀请他到“蓝羊”做店员。 △杨宜源 在燕阳店里获得“新生”的人不少。在Rachel眼中,他们并不是“弱者”,而是艺术家被困住了。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重拾尊严和希望。 “雷切尔奶奶”告别切恩杜 但爱会永远持续下去 今年4月,Rachel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选择离开成都返回英国。临行前,他安排好了一切,并承诺“蓝羊”礼品店将继续存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是什么信念让他几十年来一直帮助别人? 雷切尔说这一切都来自她父母的影响。他的父母热衷于帮助残疾人。这种“助人为乐”的理念,早已在他心中产生了好奇。 正是“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加入其中,共同“用大爱做小事”。 近年来,燕阳店所在的成都武侯区也加入了援助之手。除了为店员提供专业培训外,当地的兴荣社区、灵溪街道光复桥社区还主动为店员提供自由活动的场所。h 残疾人制作手工艺品。当地民联部门定期组织并邀请他们参加义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蓝羊”礼品店,了解这些手工艺品背后的故事,留下许多暖心的留言和见证。 谢谢雷切尔奶奶 你的温暖力量将持续下去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广播综合信息总部 制片人/李哲 主编/杜贤瀚 编辑/隋银行